藝術、設計與新質生產力——尋訪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未來教育(一)
本刊主編:設計學科是關于設計行為、設計智慧、設計未來的科學,是一個融合多種學術智慧、強調創新設計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新興交叉學科。設計學科強調技術與藝術的結合,這與國家當前倡導的創新教育模式改革、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理念一脈相承。作為開創中國現代美術教育新紀元的高等美術學府,中央美術學院具有百年歷史傳承和深厚的學術底蘊,在與時代同行的進程中不斷探索高端設計人才培養模式?!把朊馈痹O計學專業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專業,引領著設計教育的創新發展。同時,“央美”以鮮明的中國特色、高水平的教學質量和豐碩的研究成果,贏得設計界的高度贊譽?!豆I設計》作為學術交流平臺,致力于為廣大讀者推介具有啟發性、探索性和創新導向的設計案例、方法、經驗和思想。從本期開始,我們將搭載“央美”設計之帆,揚帆起航,開啟“藝術、設計與新質生產力——尋訪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未來教育”的持續報道。屆時將為大家推介“央美”創新設計學科辦學理念和發展成就,展示其最新的教學成果,同時通過與“央美”資深教授的訪談和對話,共同探討先進的人才培養模式,剖析前沿的設計理念與實踐方法。此外,我們還將與大家分享“央美”優秀畢業作品及師生國內外獲獎作品、典型課程建設經驗、跨學科融合開展經驗及國際化辦學與合作經驗等。希望通過報道尋蹤與“央美”共同為大家打開顛覆感官、解鎖感知力與創造力的設計之門,對廣大高校師生在創作、教學及學術研究有所啟迪。期待中國設計能立足洞見、思考遠見、超越未見,邁進一個煥發光芒的新未來!
以新時代拔尖設計人才培養為目標的前瞻性設計教育體系建設與實踐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專業, 以創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美術和設計教育體系為使命, 堅持“教學、科研、產業、政府、社會、經濟”一體化設計教育思想,引領中國的設計教育。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以下簡稱設計學院)2009年被美國商業周刊評為全球最佳三十所設計學院之一,2023年在QS全球設計院校排名中位列15位。設計學院吸納了國內外藝術設計大師的文化思想,建立了與國際一流設計學院同步的教學體系與大綱,吸引了中國頂尖的設計學生。
中央美術學院從1949年參與國家國徽設計, 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形象及景觀設計、2010年上海世博會設計、2012年南京青奧會設計、2022年北京冬奧會設計、國慶70周年系列設計、建黨百年系列設計;從與蘋果、奧迪、奔馳等國際頂級企業的產業合作到和故宮、騰訊、百度等本土企業的深入協作;從國際協會、組織、機構的重要參與者、核心成員和領導者到本土學術和專業機構的推動者;從教學、科研、會議到實踐、應用的多專業國際國內協作;從面向國際為中國發聲到面向國內為中國設計。中央美院設計學科幾代人持續創新、精益求精,構建了不斷發展變化的學科創新體系、優秀的人才培養機制、承擔復雜設計任務的顯著能力,以及理論與實踐融合創新的專業能力,成為國內外設計教育體系中的顯著代表和杰出力量。
設計學院有著濃厚的藝術積淀、濃郁的藝術氛圍、開放的學術平臺,這有助于學生開啟創造力,釋放和發展想象力。2017年—2018年,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設計學院承辦的「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大型國際教育活動,以影響時代的事件為啟始,重新審視當下社會語境中的藝術與設計,通過「激活創新」、「青年之為」和「教育不在」三個階段,持續性的主題分享、圓桌對話、教育實踐、校長論壇等活動形式,深度探討與拓展未來教育議題,重新定義未來藝術設計教育模式,延伸傳統教育邊界,從而促進中國未來藝術設計教育全新模式的構建,推動全球藝術設計教育的可持續發展。2023「未·未來」國際教育論壇主題為“‘超越未見’——新時代藝術設計學科發展的中國進路”,主旨論壇、多邊論壇、學科研討邀請來自全球不同領域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全國60所藝術設計、理工、綜合、師范、農林、高職與民辦院校,首次匯集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設計學科評議組、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設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全體成員,試圖建立一個以廣義設計為核心的開放、平等、可持續的智慧型藝術設計教育平臺,就“交叉學科與中國式現代化”開展廣泛研討,牽頭形成新一輪“雙一流”高質量建設的特色化、多元化發展路徑。共舉辦10場「未·未來」國際教育論壇開放課堂,構建多學科視角探討未來設計教育的潛力與可能。7個「未·未來」系列展覽,基于設計學科研究回應時代的變革及全球共同關注的議題。2023年11月舉辦的國際藝術與設計院校聯盟(CUMULUS)北京年會,成為中央美術學院推動中國與世界藝術設計教育交流合作的歷史契機。
● 設計學科教學改革
中央美術學院的設計學學科作為教育部一流學科的建設點,一直擔當引領中國藝術與設計教育發展與改革的責任。設計學科以對中國社會未來形態和經濟模式整體研判為基礎,以積極應對全球科技、經濟和社會變革為契機,以培養具有中國文化立場和全球意識的頂尖人才為目標,以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舉措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學院已經建成涵蓋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藝術與科技、設計史及理論等目錄內的二級學科,以及自主創設的出行創新設計、社會設計、創新設計、系統設計、危機與生態設計、藝術治療、設計批評與策展等新增二級學科方向。
自2015年起,在時任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的帶領下,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學科結構和教學方法改革,通過從1.0到7.0版本的升級,完成了由“理念”到“系統”再到“范式”的深化過程,建立起一套以學生為中心的跨越學科、打破設計專業壁壘的新型設計教育模式。2017年以雙一流學科建設為契機,創造性構建“戰略設計、科技設計、設計思維、產業設計、設計理論”五層學科內涵和結構;在2021—2025教育部第二輪“雙一流”建設時期進一步強化學科廣義交叉的時代本質和特色優勢,更加突出交叉融合的創新意識與能力,高質量科學規劃廣義交叉設計學科群,聚焦大美術與大科技全面融合的總體趨勢,建成以藝術與科技深度交叉為內涵,以科技設計、產業設計為支撐,以文化設計、社會設計為特色,以戰略設計、設計研究為基石的“戰略設計、科技設計、文化設計、社會設計、產業設計、設計研究”六大學科交叉類型。學科結構持續創新為人才培養方向、培養類型、培養機制奠定開放發展的格局。2023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科教學改革》項目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一、人才識別、招生考試與人才培養三結合
教學改革的首要問題就是人才識別的方式改變。2015年以來,設計學院對招生考試的內容和模式進行了系統性改革。在入學人才遴選上,堅持技能標準的前提下,更加重視價值取向,這也意味著大學美育教育中,對于如何培養一個真正有責任感、有擔當的社會價值進行思考。設計學院的高考試題不僅回應了時代主題,也預示著未來教育的改革方向,這些變化與八年前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設立“棒棒糖”高考考題的初衷不謀而合——打破模式化的應試思維。高考考題的革新,體現了學院在人才識別方向上的清晰目標,未來社會需要具有社會責任意識并能通過設計思維與社會語境進行對接的包容性人才。因此,設計學院考題創新順應時代,從單一的傳統造型能力考核向思辨性、創造性、批判性與審美能力并重考核轉變,建立了新的人才輸入標準,引起了中國設計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并推動了全國設計院校關于入學考試和人才識別標準的改革實踐。
二、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三結合
設計學院以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為研究與實踐場景,立足生態意識與設計學科廣義交叉的時代本質,為人類未來續存的時代問題提供解決方案。2015年,設計學院開始實施學科“破壁”與“開環”策略,在傳統本科學科結構上進行了優化整合,打通專業壁壘,實行開環機制,強調專業間的融合發展;持續迭代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時裝與首飾設計、產品設計等傳統專業形態;創新發展和建設出行創新設計、危機與生態設計、藝術與科技、系統設計、社會設計、服務設計、藝術治療、創新設計、設計策展與空間敘事等9個新興專業方向。2024年新增藝術設計學和工業設計專業。
三、師資建設、課程建設和人才培養三結合
設計學院建成老、中、青代際活力持續發展的優秀師資團隊,建立了完善的師資成長建設和發展體系;近7年來引入跨專業全職青年教師20名,99%具有海外創新學科的留學背景,30%具有雙學位學歷;培育和打造國家形象設計與創新團隊、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團隊、藝術與科技創新團隊、設計管理研究與創新團隊、社會創新設計研究與實踐團隊、生態危機研究與設計團隊、藝術治療研究團隊等高水平創新團隊。
通過高質量課程體系建構優質的能力培養體系。近7年來設計學院發布新型課程和課題400余項,交叉新型課程200余門。本科教學結構采取“1∶2—3∶4”學制結構模式。大一課程從造型基礎為核心的傳統體系向造型基礎、通識基礎、開源編程、技術基礎等課程并重,持續迭代的體系轉變,打破基礎課教師與專業教師的界限;大二與大三課程實現開環聯動,強化課題課程弱化專業方向,構建二年級以研究性課題為核心、三年級以技術性課程為核心的課程邏輯。同時,本科二三年級課程與碩博建立共享互選機制,保證學生更加靈活自主的學習。
在課程設置上打通專業壁壘與學科劃分,加大前沿科技和人文社科通識課程的比重,使其與專業基礎技能、專業深化課程并進,并已逐步建成設計學廣義交叉的學科新發展格局。設計學院大力支持跨專業的融合與交流,積極鼓勵多領域間協作與跨越自身學科進行思考,通過課程的開環設置與自主選課方式,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自我完善的積極能動性,通過強化學習的自主性與個性化課程的自我統籌,使學生從以往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
四、國家設計、社會創新和人才培養三結合
通過重大國家形象設計項目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傳承和應用,實現優秀文化設計傳承與發展,形成教學、科研、創作、交流“四位一體”的優秀文化傳承創新機制。完成建黨100周年、國慶75周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會徽設計等具有重大文化示范性的設計項目,立項和完成包括“北京城市形象設計標準與應用研究”“絲綢之路文創衍生品研究和設計”“故宮文化創新設計”等文化創新項目。
設計學院立足六大交叉學科類型,布局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設計需求的“研教協同”育人,構建具有本土文化立場和全球視野的學科研究體系,不斷強化基礎研究、促進應用研究、實施前沿科學領域重大布局戰略。形成面向“奧運設計、‘一帶一路’、鄉村振興、京津冀一體化”等國家重大戰略為基礎的設計創新實踐體系;布局設計服務社會發展的“校社協同”育人體系,組建設計文化與政策研究、設計扶貧與創新、社會創新設計、公益影像節等平臺,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課題實踐中理解國情,完成能力培養與情感教育。
五、教師共通、課程貫通、學生融通“三通”機制
實施課程和教師資源化機制,搭建課程池和教師池。綜合設計課程(研究型課題)規定3—5位不同專業領域教師跨專業合作授課,并通過課程屬性強化教師協作授課要求。設計學院實行教師自下而上的課程申請方式,由教學委員會組織各方向召集人研討修訂出新學年教學結構并公布,本科一至四年級的專業課程全部開放給專業教師們。建立“教師自主報課、教學委員會集體審課、全體學生老師總體評課”的閉環機制。
建立課程建設邏輯的“技術與工具、思維與方法、戰略與策略、價值與評價”“四維能力”標準,同時形成“認知性、實踐性、研究性”為核心的“三向知識”體系模型,基于此構建“語言與媒介、技術與環境、方法與工具、歷史與理論”四大課程系統。學生的自主選課機制,也成為專業課程評價系統中的參考數據與評價依據。
在人才輸出環節,設立導師開放日,建立以小組畢設與個人畢設相結合的組織邏輯,3—5個不同專業方向的同學互相協作的小組畢設,與個人畢設組成完整的畢業流程。畢業生可自主選擇3名個人畢業設計導師組成導師組。此外,除畢業創作外,每學年末一至三年級,都需要在自選導師輔導下完成年度創作。
六、六大工具持續迭代教學管理
為構建開放交叉融合的教學機制,形成教師與學生、課程與專業協同進化和創新的主動意識和能力,設計學院從六個方面持續迭代教學管理:(1)堅持“厚基礎共享”,構建造型、數字、人文、思維、技術、工具六大基礎體系;(2)推動“寬口徑選擇”,構建17個專業方向、六大課程類型、230門課程交叉閉環流通的選擇機制;(3)加強“大空間交叉”,形成“空間全流通”和“專業全打通”的管理機制;(4)實現“全鏈條創新”,推動各學科專業協同創新,要求每個課程包含三個不同方向教師合作;(5)推進“非線性加強”,實施每個學生獨立成才計劃,建立“非線性”的管理機制;(6)著力“整體化提高”,構建學科、專業、課程、課題、老師、學生周期性整體評價機制。
為了能最大限度地服務于教學,設計學院將教學空間進行了整合。教學空間的改造依托教改后體系進行,擁有不占有、提高空間使用率是空間改造的理念。教學空間與教學體系的改革不僅對教學空間進行了功能重塑,同時開創了新型的學院管理體系。2016年,伴隨著教學改革的實施,設計學院的教學選課管理系統也應運而生。在教學改革1.0—7.0的過程中,逐步搭建新型的學院管理體系,行政機構實現了從管理意識到服務意識的轉變。
七、以國際設計教育協作育人育才
構建全球設計教育協作網絡,創新聯動全球設計教育平臺推進“國際協同”育人,與皇家藝術學院、麻省理工學院、芝加哥藝術學院、哈佛大學、庫伯聯盟學院、南非開普敦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德國波茨坦應用科學大學等全球40余所著名大學建立國際合作伙伴關系。構建師生互訪、聯合培養、合作科研等多層次國際合作體系,形成面向本科生、研究生、教師的全球交流、訪問與合作計劃。超過 30% 研究生,40% 本科生在校期間擁有一次以上國際設計交流機會。同時廣泛吸納國際學生進行交流訪問,每年國際學生交流超過40人次以上。
結語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教育改革與實踐推動了中國設計教育整體性思考如何在兩個百年大局歷史交匯點進行改革創新,從一定程度上引導了中國設計教育的創新發展,也推動了新文科建設的發展。擴展“大設計”教育新格局,拓新設計教育認知新層級,力圖將設計學科建設成為具有全球領導力的創新教育和科學研究體系,構建全球設計教育共同體,是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科的使命和未來。
面對新時代的形勢變局、產業變革、危機與挑戰,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深刻研讀新文科建設內核,以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新需求、新變化、新階段、新特征為依據,將設計學科與現代信息技術等其他專業集群相融合,構建危機意識主導的全新交叉學科教育架構與學科資源整合平臺,全面聚焦應對人類未來生存模式的思考與行動。希望此次攜手《工業設計》將中國設計與設計教育發展的探究經驗與思考不斷延伸,與更多的高校設計教育聯動起來一起回應新技術與設計學科發展面臨的挑戰,注重當下跨學科視野和復雜社會背景下設計思維的整體考量,注重設計創新機會領域對新技術、新范式的探索,讓更多人看到中國設計的力量!